連軸器的零部件表面的損傷,零部件經過表面處理或在表面用各種工藝方法,重新覆蓋一層金屬或非金屬再進過機械加工,使連軸器的幾何尺寸、形狀,以及配合性質符合裝配要求。零部件損傷程度比較嚴重,用這種修理方法恢復后的零部件不能恢復原有的尺寸。零部件加工到原有的形狀和光潔度,但不恢復原有的尺寸,而另一個零部件用敷補得方法修復或用備品備件來換,使修復后或更換后的零部件尺寸能補償原兩零部件之間的總尺寸。
一般情況下,將配合的零部件中較貴重的零部件進行恢復形狀的修復,而將較便宜的零部件進行修復或更換處理。當然同樣是輪轂,其與軸相比較便宜一些,而對于聯接螺栓來說算是貴重的。補充零件法是把一個補充零件以一定的過盈裝在受損傷的零件上,然后進行加工,使組合鍵的尺寸與另一個零件的配合能符合裝配要求。連軸器修復的工藝比較復雜,修復后的零部件不能達到技術要求,能做暫時性使用。
零部件的修復成本很可能比新零件的價格高,現場加工需要的周期又特別長,有時也不得不用修復的方法來處理這類問題,以縮短全部的停工時間,避免工廠受到損失。在這種情況下,須盡快解決新的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購,及時更換復原。同時還應考慮修復的零部件與其它配合的零部件之間的裝配,經常不能達到技術要求。在運轉過程中會加劇,在換新部件前應準備修復零部件相配合的備用零部件。